0%

是躁动吧

生活线

  最近突然变得烦躁了起来。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机械生活持续了一个月、两个月,像个死人。

  本来之前还觉得这样早出晚归,每天不停地学不停地复习的生活还算充实,不会感到迷茫或者飘渺无聊。但最近不知道是啥拉动了我的脑神经,突然发现这一切好机械化啊。6:30 起,吃饭背单词到 8:00 等图书馆开门。然后学、吃饭、学、吃饭、学。忙碌是忙碌了,活得也像个齿轮了,每天唯一的新鲜感大概仅在于闭馆之后选择买啥夜宵吃。

  大概有点类似于【完形崩坏/语义饱和】?

 语义饱和(英语:semantic satiation),又称字形饱和、完形崩坏(日语:ゲシュタルト崩壊,德语:Gestaltzerfall),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人在重复盯着一个字或者一个单词长时间后,会发生突然不认识该字或者单词的情况。此过程仅为暂时,心理学上认为其原因是人的大脑神经如果短时间内接收到太多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造成对常用字突然不认识的现象。——维基百科

  重复久了,整个生活轨迹突然就变得被我排斥拒绝。上一次这么机械还是在高三,不过那时候是整个班一起学,每天虽然轨迹差不多,但看着憨憨们的日常也还是挺多样化的。考研好像就完全不一样,全程是自己一个人为了不知道什么在努力。每天来到图书馆学自己的,学完自己走,下一天。

考研

  考研的目标也完全不清晰,不像高中三年以来,大大小小的考试联考月考摸底,早就知道自己水平,虽然最后考的是真的差,大概也能无所谓地接受。考研复习了两个月左右,完全不清楚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自己比起竞争者有什么优势,只是拼命的赶啊赶。本来就时间紧张的考研,我还是从 8 月份开始复习,也不知道我到底有什么勇气拿 4 个月的努力挑战别人一年的沉淀:)

  更紧张的来了,9 月份招生简章大概出来之后,专业课改成 408 真的很烦啊。本来就只有四个月时间,想着同专业优势可以少放点时间在专业课上,好好把其他的补一补,说不定还有希望 ... 突然改成 408,还有三个月的时间,408 的 1200 页四本专业课哈哈哈哈哈靠。不怂,学嘛。做了下英语二真题,可能是 10 年的卷子比较简单吧,暂时把英语废弃了,于是把以前每天上午翻译《卫报》的时间和晚上时间都拿去赶专业课,也不敢再在博客上敲笔记了=。=本来腾时间给其他科目的一夜之间变成抢其他科目的时间,有点意思。定的计划是最慢 7 天过一本专业课,一天至少 50 页。还好,对我来说最难受的计组在 6 天结束了,后续的计网和操作系统相对来说进展应该可以更顺畅一些,剩下的就是看我脑子能记多久了。

  剩下的问题就是摸底了。真的很想知道自己目前的水平,但又完全测不了。一轮最快也要下周末结束。即使结束了,政治也明显处于只能做选择题的阶段,分析题不背书根本不知道从哪答题。数学,不知道是考研难度如此,还是张宇的强化训练真的很难,几大证明板块推进的真的好吃力,有些题目看着题解觉得这辈子都不可能想得到的好吧。

  看着考研初始上岸分数要求好像不高的样子320 330 340 ...大概 110+110+60+60 都能够上岸,这种成绩放在高中那是根本难以想象的吧= = 。但从大环境和营销号的渲染下,突然感觉这个分数好像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我数学和专业课真的能考110吗??考110 120 150 到底有多难??可能是被高中数学带偏了,整张卷子只有6、7道题要做,其他的大概都是送分,130是基本盘了。考研数学从环境上来看好像130已经是天之骄子级别了?哈,突然想到要是一摸底发现自己考研数学连110都考不到,这心理落差估计挺大。更别提目前完全放弃的英语以及第一次学的政治,更加没有任何底气。

负责

  但是还是要为自己负责的。大四了已经,大二大三看起来忙忙碌碌,回想起来完全一片空白,没有能力和经历上的提升和丰富,消遣摸鱼一年年就过去了。大四上半学期秋招和考研的选择,最终决定投入在考研上,毕竟还是觉得本科懂得东西太少了,还是想再多学两年专业领域知识。当然这样失去的自然就是对就业开发技术的锻炼了。

 四个月投入在提升开发技术上应该会有很明显的回报吧,而不是像考研一样石沉大海(笑。

  不过给自己说了考研那不管怎样一定会考下去,自己的承诺吧。其实也有想过考研失败了怎么办,失去了四个月的技术提升,剩下几个月要在毕设的时间压缩下准备更严苛的春招 ... 也没什么好多愁善感的好像,做一件事患得患失挺烦的,到了那个地步再说。

  躁动归躁动,但down是不可能的,哀怨也绝对不是我。烦躁完了该捡起来的责任还是得扛着。

  一直以来的风格是做了再说,结果就不关我事了,留给未来的我承担起自己所作所为吧。

  给自己点一首《Somnus》——Final Fantasy XV

  吐槽完毕,滚去学习。